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乡村野史 > 智慧如妖的诸葛亮有个“骂战术”?骂了四个死了三个!

智慧如妖的诸葛亮有个“骂战术”?骂了四个死了三个!

时间:2022-05-19 15:52:00

 智慧如妖的诸葛亮有个“骂战术”?骂了四个死了三个!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古老的用兵哲学告诉世人,战胜敌人就不该拘泥形式,诸葛亮不仅深得其味,而且运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在《三国演义》中,智慧如妖的诸葛亮,在战场上就使用过“骂战术”,骂过四个人,轻松气死三个,只有这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人活了下来。

 诸葛亮智骂周公

 所谓“一时瑜亮”,说的就是周瑜和诸葛亮,但相比诸葛亮,周瑜心理素质真不过关,屡遭诸葛亮的调戏。

 赤壁战罢,三国鼎立之势渐成,但孙权周瑜不甘心呐,刘备没怎么出力,这是窃取胜利果实呀。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策划了一场婚礼,将美少女孙尚香嫁给老男人刘备,以趁机软禁刘备。不料,一切尽在诸葛亮掌握之中。

 话说,刘备娶了美少女之后,一路有惊无险,回到荆州地界。周瑜追兵赶到,却遭到诸葛亮事先埋伏兵马,吴军大败,周瑜无奈,只能纵马逃命,这时诸葛亮安排左右军士兵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气的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不省人事。

 虽然周瑜此次未死,但随后又遭诸葛亮算计,屡战屡败之下,金疮反复迸裂,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一声感慨“既生瑜,何生亮”,就此作别人间的云彩。

 诸葛亮怒骂王司徒

 228年,诸葛亮开第一次北伐,赵子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姜伯约(姜维)归降孔明之后,诸葛亮又骂死了一人。

 曹魏蜀汉两军对垒,曹魏统帅曹真与司徒王朗郭淮共商大事,商议如何给诸葛亮颜色看看,让诸葛亮主动退兵。这时,王司徒自告奋勇,称“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第二天,王司徒怒斥诸葛亮,与大魏对抗,简直是小鱼追老鸭——找死。然而,诸葛亮岂是易于之辈,在车上怒骂王朗:

 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与周瑜相比,王朗心理素质更低。书中写道,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正所谓“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诸葛亮神了!

 诸葛亮毒骂曹司马

 虽然骂死王朗,但因马谡鲁莽,导致北伐失利,无奈退兵回国。不过,革命仍未成功,诸葛亮随后又多次北伐,面对老对手曹真曹司马!

 话说,正史上曹真牛的不行,是魏国大将军、大司马,军方一把手,压的司马懿喘不过气来。但在三国演义中,曹真犹如一小丑,罗贯中的提线木偶。诸葛亮使计,汉兵劫寨破曹真,于是曹真中了诸葛亮的毒计,大败而归,怒火攻心之下,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诸葛亮获悉之后,立即写了一封信给曹真,下面截取一段:

 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

 总之,痛斥曹真不忠不义,战场抱头鼠窜,如何见父老乡亲,将来史官直言,你望风而逃等等。言辞之毒,让曹真一命呜呼,所谓“曹真看毕,恨气填胸;至晚,死于军中”。

 诸葛亮辱骂司马懿

 无论正史还是演义,司马懿都是“忍”人,一生都在表演,脸皮厚的让人震惊。面对诸葛亮的辱骂,司马懿只是轻轻一笑罢了。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驻兵五丈原,择机想与魏军决战。然而,司马懿可是老奸巨猾,坚决做一个低调的男人。当然,司马懿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等得起,诸葛亮身体有恙油尽灯枯,真等不起呀,于是诸葛亮让人送一封信、一盒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给司马懿。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以上是信中所云,加上盒子里的妇人之衣,诸葛亮这是在辱骂司马懿,不敢决战只配穿妇人之衣。如此奇耻大辱,司马懿看了之后只是笑笑,问了使者诸葛亮日常生活的几个问题,然后就没有了。可见,诸葛亮的这一战术,对脸皮特厚、心理承受能力奇高之人是无可奈何。

 三国演义只是演义,并非真实历史,但诸葛明的骂战,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战,在中国历史上有先例。韩信十面埋伏,让手下士兵唱楚人之歌,瓦解项羽军中斗志,开启了中国沙场心理战的先河,诸葛亮的骂战是对心理战的进一步延伸。

 兵者,诡道也。一介书生罗贯中,策划了一场名震千古的骂战,看来也是一个兵法高手。

 

本文标签: 三国诸葛亮
版权声明:

《智慧如妖的诸葛亮有个“骂战术”?骂了四个死了三个!》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94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