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历史上韩信都参与过哪些有名的战争?

历史上韩信都参与过哪些有名的战争?

时间:2022-05-19 15:41:05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更有“兵仙”的美誉。 在秦汉之交的战乱年代,他不是武功最高强的,手下军士也不是最强悍的,但他却能通过近乎神一般的军事谋略,化腐朽为神奇,打下一个个胜仗。

  可以说,没有韩信 ,就没有大汉的天下。 那么他在短短几年的军事生涯中,都有过哪些享誉千载的著名战争,创造了哪些奇迹?

  暗渡陈仓:出山第一仗

  陈仓之战,是韩信拜将后、带领汉军征战天下的第一仗。 韩信无功无名,在萧何的大力举荐下,成为刘邦的大将军。 他当场为刘邦制定统一天下的策略,第一步就是闯出汉中,还定三秦。 这一战,也是他初露头角、一战成名的关键一战。

  当时汉中与三秦之间只有两条栈道——被烧毁的褒斜道和险狭的陈仓道。 公元前206年六月,在项羽伐齐期间,韩信派出樊哙等将士,假装修复褒斜道,从这里起兵,吸引秦军主力的注意力。 韩信则亲率大军从陈仓道悄悄离开汉中,进入秦军的后方——军事重镇陈仓。

  秦军赶来救援陈仓时,修栈道的汉军也赶来会师,前后夹击,打败秦军。 韩信仅用四个月时间,攻破三秦。 这场战争被后人总结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收入《三十六计》中。

  韩信率兵暗渡陈仓

  京索之战:扭转乾坤

  占领三秦后,刘邦心生猜忌,让韩信留守关中,自己率军作战。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在彭城大败,退守荥阳。 五六十万汉军死伤殆尽,支持刘邦的诸侯王又倒戈追随项羽 ,楚军又占据荥阳以东,随时出兵进攻,汉室岌岌可危。 无奈之下,刘邦再次重用韩信。

  韩信临危受命,从关中出发,赶到荥阳前线,利用当地有利地势,建立重重防线,多次在“京县”、“索亭”(今天的荥阳附近)两地击溃楚军,将楚汉战线推向荥阳以东,甚至逼近彭城,终于化解汉军一路溃败的危机。

  这场战争发生在五月至七月之间,叫作“京索之战”,是韩信力挽狂澜、助刘邦转危为安的战争杰作。 此后,天下大势从汉的极度劣势,转向楚汉对峙的局面。

  安邑之战:出奇制胜

  安邑之战乃是破魏之战。 魏王豹与项羽联合攻汉,形成夹击之势。 公元前205年八月,魏军封锁黄河渡口蒲津关,与韩信隔河对峙。 当时韩信军中只有一百多条旧船,如果渡河强攻一定是场激战,但韩信的计划是避实就虚,声东击西。

  他派出一万人马和战船,假装准备渡河,吸引魏军主力严守对岸的渡口。 在暗处,他带领真正的大军沿河北上至夏阳古渡口。 由于船只都集中在下游,韩信就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渡河工具——木罂,即将几十只小口大肚的容器“罂”排成长方形,用绳子绑在一起,四周用木头夹住。 汉军就乘坐这种“木筏”,在魏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顺利渡河,奇袭魏国的军事重地安邑。

  得知安邑失守,魏军立即救援。 而韩信布置的那一万疑兵也飞速渡河进攻,与安邑的大军夹击魏军,生擒魏王豹。 不出一月,韩信平定魏国。 这一仗,汉军解除侧翼威胁,重振军威,韩信的威名也广传天下。

  千古名将韩信

  井陉之战: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韩信带领新征调的三万人马,发动灭赵之战。 赵国统帅陈余调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易守难攻的太行山井陉口,严阵以待。 谋士李左车建议陈余先截断汉军粮草,再坚守不出,使韩信进退两难。 陈余却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由拒绝。

  韩信率军驻扎在井陉口附近,半夜时挑选轻骑两千人,命每人持一面汉军红旗,抄小路出发埋伏在赵营附近,等到赵军倾巢出动时,就把赵营军旗全部换成汉旗。 他又传令全军禁食,并说:“等今天打败赵军,再吃早饭!”然后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命前军走出井陉口,在河边背水列阵。

  天明时,韩信领兵和赵军激战,假装大败退至河边。 所有汉军为了求生,和赵军主力殊死搏斗。 陈余攻势受阻,便收兵回营,不料营中全是汉军旗帜,以为赵国已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 这时韩信率军追击,大败赵军,在一日之内平赵。 这一战,韩信为历史留下“破赵会食”“背水一战”两大典故,创造以少胜多、奇正并用的经典战例。

  潍水之战:水淹万军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伐齐,项羽为自保派出大将且及二十万楚军襄助齐国,与韩信的不足十万的兵马在潍水两岸对峙。 有人建议龙且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等到齐王召集人马后,就可以联手对付汉军。 但龙且贪图军功、轻视韩信,决意开战。

  韩信利用潍水地利,想出克敌妙计。 他命人制作一万多个装满沙土的布袋,运至潍水上游,堵住水流。 他又分派两路军队,一路埋伏在水边,自己带领另一路渡河进攻。龙且在汉军渡河时发动攻击,韩信佯败撤退,诱龙且率军追赶。

  待大半楚军渡河时,韩信下令,把堵塞上游的沙袋移走,令积存多时的河水倾泻而下。 一场人造的洪水冲走河中的楚军,其他楚军则被分在两岸,首尾不能相顾。 韩信这才挥师反击楚军。 混战中,龙且战死,楚军全军覆没。 潍水之战是韩信以少胜多的又一重要战役,它重创了项羽部队,为灭楚做最后的准备。

  《史记》(明万历二十六年北监刊本),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垓下之战:十面埋伏

  这是楚汉的决战,也是韩信生平最后一场大战。 公元前202年,韩信手中拥有七十万汉军,对抗项羽的十万残军,真正有机会施展兵仙的领兵能力。 他兵分五路,亲率前军和项羽作战,又佯败将楚军引至左、右路汉军的埋伏之处。 项羽在三路汉军的夹击之下,折损大半人马,退守垓下。

  在夜里,楚营外传来阵阵楚地歌声,军中斗志全无,项羽也以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失去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他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并与将士泣下数行。 韩信通过“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在楚军中制造愁苦伤感的情绪,从精神上彻底击败了楚军。

  项羽只得率八百骑兵突围,英勇斩杀汉将,却也折损兵马,最后身边仅剩26人。 他逃至乌江边,拒绝了乌江亭长送他渡河的好意,在与汉军的激战中自刎而死,结束楚霸王神勇无敌的一生,也终结了诸侯征伐的乱世。 韩信至此终于实现他平定天下的宏愿,开中华大一统王朝的新纪元。

  韩信一生征战,助汉室取得天下。 有人赞他是“国士无双”,是“兵仙、战神”,他留下的一个个出神入化的战争奇迹,还有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是中华历史的永恒记忆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本文标签: 韩信汉朝
版权声明:

《历史上韩信都参与过哪些有名的战争?》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80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