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为什么明朝一调动就是动辄几十万?

为什么明朝一调动就是动辄几十万?

时间:2022-05-19 15:38:08

  为什么明朝一调动就是动辄几十万?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详细研读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古代打仗动不动就百万大军,以古代的人口来算,这可能吗?还有翻阅明朝的历史,不管何时打仗气势都非常足,但是到了清朝就不一样,每次打仗调兵几万,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究竟是为什么?比如永永乐8年,朱棣亲征蒙古带兵50万,明英宗土木堡之变20万大军报销,即便到了明朝末年,萨尔浒、松锦之战也出动了10万大军,虽说仗大的不怎么样,这其实确实无可比拟,相比下来清朝就是太小家子气了。

  清朝规模最大的用兵是康熙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而这一战中清朝调集了10万大军,昭莫多之战9万,这算是清朝最强悍的前期,到了后期更是急人,晚清时期,北京城被洋人两次攻陷,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组织超过10万人的大军,而八里桥之战。大清僧王、胜保调了3万军队,吃了败仗之后咸丰帝就灰溜溜地逃出北京城,面对列强,清军可以说是一败再败,完全没有过兵力上的优势,对外是这样,就算对内也是如此,太平天国运动当时轰轰烈烈,清朝派人去镇压,也就僧王、胜保4、5万人。整个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几乎都是靠非经制的湘军,大清朝难道就没人打仗吗?其实这个军队规模有关,明朝朱元璋时期军队达到了191万,而到了永乐年间膨胀到了310万,按理来说清朝人口比明朝人口有了大幅提高,应该军队也更多才对,但是大清对汉人一直保持警惕,不敢过度使用汉人军队,所以这也是导致清朝无兵可用的一大原因。

  其实清朝是满人入关,而满人的人口相对于汉人来说算是少数民族,而八旗必须保持力量居于优势地位才能让统治稳固,当时满人总共也就20万人,对于其它部队,既要防也要用,绿营军的最大规模也就60万,而且这些兵力都被打散到各处,战时才从各处抽调兵力汇集起来,而且调兵流程繁琐,实际能够及时集结的兵力相当有限,大清初期因为用兵频繁,所以军队的规模和力量还是不错,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太平,到了中后期,大清朝基本成了无兵可用的局面,也让人唏嘘。

  而大明朝情况不同,当时北元占领内蒙,而且实力雄厚,而且还对外声称自己才是中原的统治者,而后又有瓦剌俘虏明朝皇帝,威逼北京,可以说整个大明朝都是在极大的威胁中生存,对于用兵的需求也非常的大,而大清入关前基本已经整合了满蒙,解除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 所以清朝初期对兵力的使用量很少,所以军队规模就会很小。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虽说清军的军队规模远不如明朝,但是同时期的对手都远低于清朝,但是打仗的时候往往被动,无法发挥兵力优势。

  鸦片战争中,英军有数万人,通过海军的机动来去自如,而清军虽然在总体兵力上有优势存在,但是不知道如何设防,没有战斗经验,每一战兵力都没有优势,尤其是英法联军大沽口登陆,10万京城军队仓促间只有不到5万人参与了实际作战。而甲午海战中,日本掌握了制海权,大清集结10万人在山海关,但是日军却转而打山东,迫使清政府投降,这样的打法,即便是晚清有足够兵力也照样找不到敌人打。

  晚清时期清政府看到了洋人的装备厉害,所以将主要资源都投入到了军队近代化上面,购置新式装备、打造海军、培养新式军官、训练新式军队,无力进行大规模扩军。因为清朝和明朝离现代比较近,所以调兵方面的数据还是记载比较明确,统计口径基本是一致的,所以不能随便以统计口径不一或“不可信”来解释。不过清朝能够以如此少的军队统治中原几百年,这点上是值得后人佩服的。

本文标签: 古代明朝
版权声明:

《为什么明朝一调动就是动辄几十万?》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70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