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要搞藩王制度?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要搞藩王制度?

时间:2022-05-19 15:37:20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要搞藩王制度?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一手创建了大明王朝。面对偌大的江山,朱元璋犯难了:这锦绣山河,我们朱家又该怎么守下去呢?

  翻来覆去,朱重八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分封诸王,利用宗室力量,巩固大明的统治根基。

  朱元璋能想到这个点子,无外乎三点原因:

  第一,父亲、儿子、侄儿、孙子们一家亲,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事,大家也好理解,哪个当父亲的都有私心,啥好东西都想留给后辈儿。

  如今得了天下,这皇室贵胄们,当然要好好享福一下,老子朱元璋苦了一辈子,让我儿子、孙子、侄子们享享福,有何不可。

  于是,朱元璋大手一挥,不顾众人反对,直接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了全国各地。

  第二,宗室担任藩王,可以有效掌握地方权力,加强中央统治。

  明朝初年,天下刚刚平定,许多地方都还面临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此时朱家王朝的统治根基还不稳定。

  这时,如果皇室宗亲到全国要塞、边疆位置担任藩王,执掌实际权力,那么这些宗室力量将会成为拱卫中央王朝的坚强支柱。

  一旦有人叛乱造反,驻扎在全国要塞的藩王,就能很快控制局势。如此一来,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将会异常稳固。

  第三,以藩王力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同时也可以开疆拓土。

  朱元璋虽然将蒙古骑兵赶到了北方,但并没办法真正地去消灭他们。于是,明朝初年就有北疆边患的忧虑,游牧民族时来侵扰。

  如果在边疆要塞屯集重兵,时时对抗这些游牧民族,那么中央王朝的军事压力就会小很多了。于是乎,以朱棣为代表的藩王,手握重兵,驻扎在北京,成为抵御游牧民族的强大力量。

  而且,这些藩王,一旦打了胜仗,获得了领土,就可以将其当做自己的封地。如此一来,大明王朝就可以继续开疆拓土!

  这一点,也确实增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力量。对此,朱元璋也是颇为自得,感慨道,【自从有了这些藩王,朕再无北忧了!】

  这是明朝藩王制度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也是非常明显的。

  对此,朱元璋也觉察到了端倪。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藩王诸侯制度,各个都没有好下场:

  周王朝分封诸侯,最终诸侯势力做大,引发春秋、战国大乱;

  西晋司马炎分封宗室,引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举;

  唐玄宗设置藩镇,节度使集军事、政治、经济大权于一身,以此对抗外族,不想引来安史之乱、藩政割据、五代十国的大乱……

  到了朱元璋这里,面对手握一方大权的藩王,他也有些不太放心了:

  这些藩王,毕竟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对我这个老父亲还可以毕恭毕敬,俯首称臣。但是,一旦我百年之后,或者心力绞竭、无法掌控朝局之时,这些藩王是不是就会像历史上的那些藩王、节度使一样,争权夺利、叛乱造反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开始有意限制藩王的军事大权,规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实际上,这些规定效用不大,藩王的势力还是在急剧膨胀,与中央王朝的对抗是迟早的事情。

  也许是心疼儿子们的未来生活,迟迟不想下决定,朱元璋执政晚年一直没有解决“藩王势大”的心腹大患。

  尤其是被朱元璋视为“统帅诸王,武功卓越”的朱棣,更是让他担心:到了朱元璋晚年,朱标太子逝去,马夫人所生的另两位儿子也相继去世,剩余诸子中,朱棣排行最大,而且威望深远。如此一来,新皇继位,朱棣必然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在弥留之际,朱元璋还是担忧朱棣,便留下一道旨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然而,他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建文元年六月,朱元璋死后近一年,朱棣在北平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叛乱序幕!

本文标签: 古代明朝
版权声明: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要搞藩王制度?》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68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