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在唐朝,杨玉环为了避暑都有哪些办法?

在唐朝,杨玉环为了避暑都有哪些办法?

时间:2022-05-18 16:13:52

  杨玉环不仅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是最受李隆基宠爱的贵妃。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现在已经步入盛夏季节,尤其南方高温、闷热的天气,炽热的太阳让人无福“消受”,只好躲进空调房里避暑。不由得让人想起古人的夏天,尤其唐代都是以肥为美,胖女人更怕热,那么杨玉环那么胖,到了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呢?

  在古代每当步入夏天的时候,寻常百姓人家坐在树荫下摇着扇子,就是最好的纳凉方式。而扇子又分很多种,最普通的应该就是蒲扇了,条件好一点的就是折扇,斯文一点的就在扇子上画点东西、写点字,千金小姐更讲究一些,可能会是绣工精美的团扇。

  这些我们在电视剧中较为常见,今天我们就不必过多介绍。说一些那些鲜为人知的古人纳凉方法。

  冰箱是现在家家可见的冷冻“器材”,实现冰镇饮料的饮用,酷暑时饮一杯冰镇饮料,那彻头彻尾的冰爽,马上消去一身的暑气。但朋友们知道吗?我国最早的冰箱其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青铜冰鉴”就是最原始的冰箱,内部结构有一只铜缶,四外是铜鉴,把饮用的洒水放入铜缶中,四周加上冰块,以达到降温洒水的作用。“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说的就是青铜冰鉴的使用。

  由此可见,古人对待避暑是非常有一套的,当然这些只存在于达官贵人家中,普通百姓是没有这样条件的。我们把历史推到唐朝,这个大唐盛世时期,在世界上的GDP排名也是靠前的历史阶段,尤其开元盛世更是唐朝经济与科技的一个新巅峰。

  那么,以当时的繁荣与发达,唐玄宗是怎样为他的爱妃杨玉环避暑的呢?看了之后不得不佩服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真是不要太奢侈。

  经济发展无疑促进了人们向往更高端的“享受”,而在唐朝时期避暑纳凉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家境越好越讲究避暑的方法。但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冰窖储藏冰块。冬天的时候在河水中采集冰块,采用密闭的方法保存,夏天取出来降温解暑。

  而这些对于杨玉环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她仍然感觉热,并且烦躁不安,唐玄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要知道古代穿的衣服是非常复杂,而大多都是长裙、宽袍、大袖,杨玉环穿着美是美了,但也热啊。于是唐玄宗便动用他的皇帝身份,命手下为杨玉环做量轻、质薄的衣服,就这样名叫“轻绡”的织品出世。

  而“轻绡”是一种透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顾名思义它的质地是非常轻薄的,一匹轻绡大概三两的重量,在古代一匹是今天的三十三米长,而想而知其工艺之精湛,这样的轻绡自然价格不菲,也只有杨玉环能消费得起吧。

  但这个对于凝脂若玉的杨玉环来讲仍然不够解暑,也完全彰显不出来皇家第一爱妃的身份,因此唐玄宗便为她造了一个专门避暑用的“凉殿”,类似于今天的空调房。

  完全是纯机械制造,凉殿依水而建,采用冷水降温的原理,用循环水加以扇轮摇转,把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唐语林》中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然而,在盛暑季节时,凉殿也不能起到消暑作用,于是唐玄宗便开始派人在深山建造行宫,也就是流传于后人的华清宫,最为著名的就是“华清池”。位居郦山附近,冬暖夏凉,据说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

  由此可以看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方式真的不要太奢侈,从饮食、到衣着,从凉殿到行宫,无一处不透露着宠溺。这种宠溺建立在奢侈的基础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最后祸起安史之乱,杨玉环被逼自缢而亡,进一步验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

本文标签: 杨玉环唐朝
版权声明:

《在唐朝,杨玉环为了避暑都有哪些办法?》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51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