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的 其中能够善终的人有多少

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的 其中能够善终的人有多少

时间:2022-05-18 16:12:59

  对朱元璋的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的女人除了两位得到善终,其余的都有何结局?

  中国古代,能成为皇帝的老婆,是女人们最大的奢望,所以,被皇帝睡了,那不叫睡,叫临幸。如果被临幸后,有了子嗣,母凭子贵,为封为贵妃,甚至皇后,那整个家族都发达了。

  但是,有一个皇帝,他的后宫三千中,能善终的只有两人,其余的不是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就是被杀或陪了葬。

  马皇后

  这个皇帝不是别人,而是最丑的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到底有多少老婆,没人统计过。但被赐名号后有二十一人,他最喜欢的有七人,第一位是原配马皇后,第二位是李淑妃,第三位是成穆贵妃孙氏,第四位是宁妃郭宁莲,第五位是惠妃郭惠,第六位是江南第一才女苏妲妹,第七位是张美人。

  其中,得到善终的只有马皇后和张美人,而死得最冤的是苏妲妹。另四位则年纪轻轻不是被赐死就是病死了。

  马皇后自不必说,她是朱元璋的原配,为朱元璋打天下治理后宫,立下了汗马宫劳,可以说,沒有马皇后,就没有朱家的天下,所以,朱元璋对她是又爱又敬,言听计从。

  朱元璋将马皇后比作“芜蒌豆粥”,“滹沱麦饭”,经常在群臣面前夸赞她贤惠,可与唐代的长孙皇后相比。马皇后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趁机向朱元璋进谏,可见其贤惠。马皇后活了51岁,后因病去世,被追谥孝慈高皇后,极具哀荣。

  第二位成穆贵妃孙氏,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宠的妃嫔之一,育有一女怀庆公主,于洪武七年九月病世,死时只有三十二岁,附葬明孝陵。

  李淑妃剧照‘

  第三位是淑妃李氏。李淑妃的父亲李杰,洪武初年,以广武卫指挥北征,逝世于阵中。洪武十七年九月,为逝世的马皇后守丧满时,李氏被册封为淑妃,管理后宫事务。不久也病逝了,死时仅三十三岁。

  第四位是郭宁妃,名郭宁莲 ,《明史 卷一百十三 列传第一》记载“宁妃郭氏,濠人郭山甫女。山甫善相人。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亟遣从渡江,并遣妃侍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死后,接管六宫事务。但在朱元璋死,却被其赐死了。

  第五位郭惠,是元末红巾军领袖郭子兴之女,马秀英的妹妹。因为郭惠与朱元璋旗下大将蓝玉蓝将军情投意合,被朱元璋使用手腕抢过来了,惠妃后来了解真相后不顾自己显赫身份,在母丧其间与蓝玉私会,朱元璋了解后盛怒之下赐其一死。

  第六位是江南第一才女苏坦妹。苏妲妹是被朱元璋的养子朱文正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济两人在城中偶然发现后,惊于她的倾世的容颜和才华,以私藏惑乱百姓的传单为由,抓起来献给朱元璋的。而当朱元璋见到苏坦妹时,顿时惊呆了,被她绝丽的容颜所迷住了。随即,朱元璋“笑纳”了这位江南美人。

  可是,朱元璋对苏坦妹一夜宠幸后,第二天却下了一道令人大跌眼镜的旨令——处死苏坦妹。

  处死苏坦妹的理由很简单,胡德济以为为朱元璋献了绝世美女后,便可以胡作非为了,于是他强抢民女。被人告发后,被入罪下狱,朱元璋亲自审理此案。在审理过程中,胡德济竟质问朱元璋说:“前有车,后有辙。”言外之意是说朱元璋和苏坦妹的事。

  朱元璋一听脸,了解是自己带头先犯了错,为了整顿军纪,收复民心,朱元璋只能忍痛割爱,斩了苏坦妹以立军威。

  可怜一代江南才女苏坦妹年仅24岁就无辜惨死,实在是千古奇冤。

  张美人剧照

  第七位是张美人。公元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弥留之季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他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是朱元璋晚年的宠妃,爱屋及乌,朱元璋对这个公主也是最为宠爱。也许是人之将死,父爱突然泛滥了一回,他在下遗诏将后宫中所有嫔妃以及侍寝过的宫女通通处死陪葬,但考虑到如果让张美人也陪葬,5岁的公主就无人带大,竟破天荒将张美人从陪葬名册中删除了。

  曾经懊悔没为朱元璋生个儿子的张美人,却因为女儿,成了众多殉葬嫔妃中唯一幸存的人。

  这就是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的悲惨结局,难怪崇祯朱由检吊死景山前,斩断女儿的一只手臂哭说:“汝何故生我家!”

  生在帝王家的女儿是不幸的,嫁给帝王的女人,又有何幸?

本文标签: 朱元璋后宫
版权声明:

《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的 其中能够善终的人有多少》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50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