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明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明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时间:2022-05-18 16:10:41

  对朱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朱棣不造反,明代会不会二世而亡?

  朱棣不造反对明代是一件幸事,明代更不会二世而亡。纵观历史,二世而亡的著名朝代有两个,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而两个朝代灭亡原因与他们的二世皇帝有很大的关系。秦二世暴虐,隋炀帝大头症,两个人相同的手法就是无休无止的压榨百姓,所以最终推翻他们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及趁势而起的割据势力。

  因此,促使一个朝代灭亡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社会环境,二是历史背景。所谓社会环境就是百姓生活是否安宁富足,反之,如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这个朝代的根基就不稳。历史背景就是指这个朝代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比如秦朝是在一统六国的基础上建立,而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分裂时代的基础上建立。两朝代与其说一统,还不如说是旧势力的一次缓存与迂回。

  所以,当上述两个朝代走向衰落灭亡之际,割据政权愈演愈烈,而在他们各自身上都能看到前朝的影子。因此,秦朝与隋朝的灭亡都有旧势力复辟的迹象。反观明代,上述两个因素都不具备。首先,从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代到朱允炆即位,明代已经被朱元璋精心治理了三十余年。特别是朱元璋贫苦的出身更懂得百姓的冷暖,因此朱元璋可以称得上与百姓最贴心的皇帝,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这样一来,第一个不稳定因素被根除。其次,朱元璋之所以风卷残云般推翻元代,主要原因是元代内部分裂及政府腐败。

  元代未期内部争斗最为惨烈,走马灯似的更换皇帝,朝廷内部血腥阴暗。所以当北元势力逃回漠北之后,只有四分五裂、苟延残喘的份儿,没有丝毫反扑明代勇气。反而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一听到明代出兵的风声,立刻落荒而逃,销声匿迹。如此一来,第二个危险因素被杜绝。另外,朱元璋之后的明代需要的是一位守成之君,而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朱允炆恰好是前者,朱棣是后者。

  纵观朱棣一生,五征漠北,只有每一次是卓有成效的,其余四次劳民伤财,徒劳无益。六下西洋,其真实的目的又让人质疑,最终于国家又是一次不堪重负。因此,朱棣即位并不是大明之幸,而朱允炆的不幸是政治经验的欠缺,但是他对明代的发展是利好的。

本文标签: 朱棣明朝
版权声明:

《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明朝还会二世而亡吗》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46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