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

时间:2022-05-18 16:09:07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到草原文明,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就是部落之间不断的杀伐。在军事力量的角逐中,有人胜出,有人失败。胜利者或吞并失败一方,或将其全部歼灭,最后,这场权力的游戏,总能分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比如匈奴的冒顿单于、蒙古之成吉思汗等。

 可是,同样是真刀真枪的搏杀,为什么有的部落注定要失败呢?北方民族内部的杀掠中,胜利者又有哪些成功之道?

 01强权人物的统帅

 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北方民族内部的淘汰之战中,一部要想取得胜利,首先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统领(社会学管这个叫卡里斯玛权威)。乍一看,这颇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但事实的确如此。举个例子,匈奴的冒顿单于,早年为了加强对部落的控制,便下令,自己的箭无论射到何处,部下都要跟着射,否则便会被指为不忠诚,立刻处死。

 在这样一种压力下,人们从不习惯逐渐变为不自觉地服从。有了手下人无条件的支持,他成功夺取了首领的位置,并与周围部落开战,大获全胜,由此来看,个人的作用,实不可小觑。

 不过,强人光冷酷无情,也是不够的。12世纪末的蒙古高原上,铁木真札木合等部落发生战争,札木合取得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胜利,札木合膨胀了起来,他下令,将被俘者全部活活塞入滚烫的汤锅烹杀,手短极其残忍。

 札木合本以为这种做法会压服被征服部落,不料,这些刚归顺他的蒙古贵族,一看札木合如此残忍,立即离队而去,转投铁木真。显然,相比札木合,铁木真是较为宽仁的,而这也让他从短暂的失败中迅速恢复元气,并击败曾经的敌手,统一草原。

 02借力打力很重要

 二,在部落的征战中,适当的“借力打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西汉末期,匈奴内部分裂为南北二部,从中分裂而出的南匈奴实力偏弱,为了让自己能够对抗北匈奴的威胁,南匈奴的贵族频频向西汉王朝献殷勤,西汉王朝大喜过望,立即赏给其大量粮食与布匹,还给他们划了块地来生活。被匈奴压制的鲜卑等一看南匈奴从主动归顺中尝到甜头,立即加以仿效。

 在中原王朝的财力接济下,南匈奴与鲜卑等迅速膨胀,并与西汉军队一起出击,大败北匈奴。不过,羽翼渐丰的南匈奴等也不甘于长期屈居人下,很快,他们又与中原王朝开战,但这是后话,笔者想说的是,正是因为及时投靠中原王朝,北方民族才有可能在部落争战中胜出。

 无独有偶,铁木真初露锋芒之时,为了尽快扩充实力,也选择了类似的方式,他向金国称臣纳贡,抓住各种机会表忠心。

 金国正被乃蛮等部的时叛时附搅得焦头烂额,立即选择给予其官位与物资的支持。有了金国做靠山,又有父亲故友等的支持,铁木真率军纵横驰骋于大漠中,所向披靡。由此来看,在部落冲突中寻找一座靠山,也是至关重要的。

 03热兵器的广泛使用

 三,热兵器的使用,也是北方民族混战中的决胜利器。

 17世纪末,漠西蒙古中的准噶尔部为了征服自己的邻居喀尔喀蒙古,不惜从沙皇俄国处花重金采购轻型火炮与各种火枪,组建自己的新式军队。在热兵器的集中使用下,喀尔喀蒙古步骑兵遭遇惨重的损失,而后来的清军在与其作战时,也因其强大的火力网吃了不少苦头。由此来看,武器的优劣,也是造成草原部族不同命运的一大原因。

 

本文标签: 宋朝突厥
版权声明: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42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