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文化 > 饮茶者的故事有什么?茶道的内涵

饮茶者的故事有什么?茶道的内涵

时间:2022-10-26 10:20:45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性感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

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

唐宋时代,文人墨客往往在品茗中,作诗作画,蔚然成风。唐代品茶高手李德裕(身居宰相高位)在《忆茗诗》中曾这样写道:“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欲及清明日,能销醉客醒。松花飘鼎冷,兰气入瓯轻。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曾邀请七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一面饮茶,一面赏景吟诗:“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至若茶之为物”、“钟山川之灵禀”,这是古人对茶性最中肯的评说和阐述。

总之,茶叶不仅具有山川精气之灵气,而且通过饮茶和品茗,更能使饮茶人净化心灵,性情幽雅,高扬人格。一旦与友人相交,清茶一杯,细啜慢饮,相互内心之间,顿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悟。这茶的平凡,茶的质朴,茶的纯净,茶的中和,统统溶化在清心爽口的玉液之中。以便从品茗中,品出人生感悟的生活真谛和生命艰辛的韵味……

何为茶道?

所谓茶道,简言之即品茗的方法与意境。也就是说,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廉、美、和、敬之真谛和永久,正所谓“道由心悟”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

《饮茶者的故事有什么?茶道的内涵》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chuantong/898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李小璐

    李小璐

    李小璐,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于1981年9月30日出生在北京。

  • 周韦彤

    周韦彤

    周韦彤(CicaZhou),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内地女模特、演员、主持人。2004年,主演的校园偶像剧《夏日里的春天》播出,正式进入演艺圈。2005年,出演农村题材电影《大荒野》。2006年,参演的爱情片《爱的是你》上

  • 刘敏涛

    刘敏涛

    刘敏涛,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2年,刘敏涛首次出演电影《祝你好运》。1997年,主演历史传奇剧《凤阳小子朱元璋》。1999年,出演人物传记题材剧《朱德元帅》。2000年,领衔主演百集电视剧《

  • 晏阳初

    晏阳初

    晏阳初(汉语拼音:Yan Yangchu,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又名兴复、遇春、云霖。四川巴中人。生于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卒于美国纽约。1913年就读于中国香港 圣保罗书院(中国香港 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汉语拼音:Sugeladi;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

  • 杜亚泉

    杜亚泉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会稽伧塘(今属浙江绍兴上虞)人。中国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蔡元培之聘,任绍郡中西学堂数学教员。两年后赴沪创办中国近代首家私立科技大学——亚泉学

  •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35~96),又译昆提利安。古代罗马演说家、教育家。生于西班牙北部,先在罗马受教育,然后回西班牙当教师。公元68年应召到罗马,由罗马皇帝韦斯巴芗授与罗马帝国第一个修辞

  • 武训

    武训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山东聊城冠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