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文化 > 饮茶习俗有什么?饮茶与婚俗趣谈

饮茶习俗有什么?饮茶与婚俗趣谈

时间:2022-10-26 10:20:45

饮茶习俗是我国茶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茶与婚俗趣话。在云南拉祜族,当男方去女方家求婚时,必须带上一包茶叶、两只茶罐及两套茶具。而女方家长以男方送来的'求婚茶'质量的优劣,作为了解男方劳动本领高低的主要依据。

在贵州侗族,当男女婚姻由双方父母决定后,如果姑娘不愿意,可以用退茶的方式退婚。具体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送到男方家中,对男方的父母说:'舅舅、舅娘,我没有福份来服侍两位老人家,请另找好媳妇吧!'说完,就把茶叶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然后离开,这门亲事就这样给退掉了。

在辽宁、内蒙古一带的撒拉族,男方请媒人说亲,经女方家长或姑娘同意后,双方便择定吉日由媒人向女方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一般是2千克,分成两包,另外,还要加一对耳坠以及其他礼品。

藏族人把茶叶看作是珍贵的礼品。藏民结婚必须熬出大量色泽红浓的酥油茶来招待宾客,并要由新娘亲自斟茶,以此象征幸福美满、恩爱情深,这种古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男方派一对夫妇接亲,女方则派一对夫妇送亲。女方父母给女儿的嫁妆中有茶树、竹篷、铁锅、红布、公鸡、母鸡等。不管穷富人家,在给女儿的嫁妆中,茶树是必不能少的。

居住在苍山脚下的白族同胞,从订婚到结婚这段时间,他们都必须以茶代礼,而且在举行婚礼的那天,对前来闹洞房的人,新郎新娘都得一一敬上三道茶。第1道称'苦茶',是将茶叶放入烤热的砂罐中,待烤至茶叶色泽由绿转黄,且发出焦香时,注入烧沸的开水,随即取浓茶汤饮用,此茶虽香,味却苦涩,'苦茶'之名由此而来;第2道是'甜茶',由核桃仁、红糖加茶水冲泡而成;第3道叫'回味茶',茶水中加蜜糖和花椒调制而成。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生活的甘苦及主人的美好情意。三道茶献罢,方可闹房,否则会被人视为不受欢迎而使婚礼不欢而散。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

《饮茶习俗有什么?饮茶与婚俗趣谈》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chuantong/897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李小璐

    李小璐

    李小璐,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于1981年9月30日出生在北京。

  • 周韦彤

    周韦彤

    周韦彤(CicaZhou),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内地女模特、演员、主持人。2004年,主演的校园偶像剧《夏日里的春天》播出,正式进入演艺圈。2005年,出演农村题材电影《大荒野》。2006年,参演的爱情片《爱的是你》上

  • 刘敏涛

    刘敏涛

    刘敏涛,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2年,刘敏涛首次出演电影《祝你好运》。1997年,主演历史传奇剧《凤阳小子朱元璋》。1999年,出演人物传记题材剧《朱德元帅》。2000年,领衔主演百集电视剧《

  • 晏阳初

    晏阳初

    晏阳初(汉语拼音:Yan Yangchu,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又名兴复、遇春、云霖。四川巴中人。生于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卒于美国纽约。1913年就读于中国香港 圣保罗书院(中国香港 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汉语拼音:Sugeladi;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

  • 杜亚泉

    杜亚泉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会稽伧塘(今属浙江绍兴上虞)人。中国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蔡元培之聘,任绍郡中西学堂数学教员。两年后赴沪创办中国近代首家私立科技大学——亚泉学

  •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35~96),又译昆提利安。古代罗马演说家、教育家。生于西班牙北部,先在罗马受教育,然后回西班牙当教师。公元68年应召到罗马,由罗马皇帝韦斯巴芗授与罗马帝国第一个修辞

  • 武训

    武训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山东聊城冠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